免息配资 江门对“一带一路”共建国家主要出口商品呈现多元化

发布日期:2024-08-12 19:36    点击次数:101

  “一带一路”是一条互利互惠之路。沿着“一带一路”免息配资,江门在国际合作上的活跃度越来越高。截至今年9月底,江门累计批准设立“一带一路”共建国家投资企业265家,实际利用外资金额14.59亿美元;现存对“一带一路”共建国家非金融类对外投资项目33个,投资总额约3.4亿美元。

  经贸合作“朋友圈”不断扩大

  十年来,江门持续深化经贸交流合作,“朋友圈”不断扩大,已经与148个国家有了贸易往来,特别是与新兴国家的外贸增长明显。

  其中,江门对印度尼西亚进出口达48.3亿元,增长39.8%;对泰国进出口为35.5亿元,增长4.8%;对俄罗斯进出口22.8亿元,增长9.4%。同期,江门与土耳其、斯洛文尼亚、委内瑞拉、巴拿马等国家的贸易增长均超过30%。

  从贸易结构看,2013年,江门市对“一带一路”共建国家出口商品以摩托车、纺织服装、家用电器为主。而2023年前9个月,江门对“一带一路”共建国家主要出口商品呈现多元化趋势。

  一方面,摩托车、家用电器等传统优势产业依然保持较快增长,其中家用电器产业出口额达67.3亿元,同比增长8.2%;摩托车出口额达51.5亿元,增长3.6%。另一方面,一些新兴产业也蓬勃发展,其中汽车零配件出口10亿元,增长14.6%。

  总体而言,江门市对“一带一路”共建国家出口商品基本是本地传统优势产品,进口主要商品则逐渐多元化,除了进口初级形状的塑料、纸浆、纺织纱线等原材料,还增加进口了更多本地产业发展所需的资源性产品。

  以2023年前三季度为例,江门市对“一带一路”共建国家的煤炭进口额达12.5亿元,增长5.3%;纸浆进口额达9.6亿元,增长308.1%;锯材进口额达8.2亿元,增长60%;纺织纱线进口5.1亿元,增长62.4%;食品进口4.8亿元,增长33.9%。

  贸易便利化助力企业“走出去”

  “一带一路”共建国家市场成江门外贸新增长点的背后,是不断优化的贸易环境。

  去年,“江门号”中老国际货运班列、“江门号”中欧国际货运班列相继开通,货物从江门北站发车,南至老挝万象,北达德国杜伊斯堡,提供了一条更加安全便捷抵达中亚地区、东盟各国的货运通道。

  数据显示,截至今年,江门已开通了“江门高新港—广州南沙港”“江门高新港—深圳蛇口港”及“江门高沙港—深圳盐田港”3条航线,共完成162个出口航次,出口集装箱11061个标箱,涵盖了357家出口企业,为企业节省物流成本约300万元。

  而在软件方面,受益于原产地签证改革、出口退税、知识产权保护等多重利好,江门企业“走出去”的步伐更快、信心更足。

  据统计,今年1—9月,江门海关为输送“一带一路”共建国家货物签发优惠贸易协定原产地证书2.82万份,签证金额93.80亿元;今年以来,江门市税务局为1162户出口“一带一路”共建国家企业办理出口退税约31亿元,在全市范围内实现无纸化退税申报一类、二类、三类出口企业全覆盖。

  江门市丽明珠箱包皮具有限公司是一家位于江门的合资制造企业,产品长期远销至意大利、瑞士、法国等多个国家。谈及今年的出口形势,该公司总经理李荣达信心满满:“今年前10月,我们成功申请了超890万元的出口退税,公司出海抢订单底气更足了!”

  南方日报记者董有逸通讯员谭博文李洁莹免息配资